首屆商報生態休閑節剛開場,就引領讀者陶醉在了濃濃的生態休閑風里……
都市人爭賞田園風光
“閑依農圃鄰,偶似山林客;曉耕翻露草,夜傍響溪石?!倍潭處拙湓?,說不盡的田園風光,道不盡的閑情愜意,讓我們這些久居喧囂都市的人對那一份靜謐和安閑無比向往。商報生態休閑節活動預告一刊登,編輯部的電話就響個不停,頭一天報名的讀者就達到200多人,許多讀者甚至從早上一直打電話到下午才打通熱線。此后幾天,報名熱線仍舊響個不停,接電話的陳師傅記錄讀者的名字手都寫酸了。
“萬竿綠竹影參天,幾曲山溪咽細泉”。越溪旺山青翠的山林、清新的田園深深吸引著平時忙忙碌碌的都市人。20多歲的周小姐雖然年紀輕輕,但已經擁有自己的服裝店了。家住市區、店在相城區的她平時工作很是繁忙,光是上班下班就要花上一兩個小時,“真的是太累了,總想找個時間休息一下。這次看到商報組織的生態休閑節,真是眼前一亮。不用自己考慮那些繁瑣的旅游注意事項,又能有一幫志同道合的伙伴,去的還是我最想去的生態農莊,我就決定放自己半天假,好好輕松一下。幸運的是,我打了電話報名后半天就收到了通知,感覺真幸福!”
由《城市商報》“熱線旅游”欄目策劃的首屆商報生態休閑節首發團,登上了開往旺山的大巴??粗麄兡樕涎笠绲呐d奮,聽著他們一路上期待的話語,記者再次感受到,如今承受著很大工作和生活壓力的都市人,對于山村桃源的那份渴望和期待。
美麗山村讓人著了迷
越溪旺山的東、西、北三面被山環繞,車轉了幾道彎繞到南面的入口,一個擁有濃郁山村風情和農家風貌的生態農莊映入眼簾。
沿著山路往上,一路曲折。雖是艷陽高照,但讀者們仍是興致勃勃,撐著五顏六色的遮陽傘,親近一路上的湖光山色。路的一邊是青翠欲滴的竹林,一條小徑蜿蜒而上,隱沒在遠方。竹林搖翠,鳥鳴更幽,一陣陣輕風夾雜著清香撲面而來。側耳傾聽,似乎能聽到遠處叮咚的山泉在竹林里流淌。
路的另一邊則是一棵棵的果樹,雖然未到掛果時節,但在風中伸展著枝葉,另有一番美態。而果樹的下面,是成排的茶樹,據介紹,旺山農莊內有上千畝茶園,到了采摘的季節,漫山遍野都是茶香。
拐過彎,視野豁然開朗,一汪池水陡然出現在眼前。山上流下的泉水蓄積在這片酷似葫蘆的池塘里,清澈透底,終年不涸,映著池邊環繞的樹木,如一塊通透的碧玉。在葫蘆池上,有一座古典的樓閣,坐在那,聽著潺潺的流水聲,隨意地垂下魚竿吊鉤,仿佛回到了那田園牧歌的年代。
不遠處的“五瓣井”形如梅花,有著一段神奇的傳說。據說民國時期有一年大旱,東太湖也干得見了底,這井里的水還不干,附近幾鄉的百姓都來取水,救了不少人的性命。井水清涼甘甜,喝一口,清涼透心。而隱在林蔭深處的寶華寺古樸森嚴,始建于南朝梁天監二年(公元503年),距今已有1500年歷史了。
“空氣好新鮮??!”不知爬過了多少級臺階,大家終于登上了山頂,迎面而來的是嘩嘩作響的瀑布,這就是九龍潭水庫。水庫四面環繞著竹林和茶園,就像一個天然的大氧吧,就連溫度,都比山下涼快了不少。
“真想住在這里??!這里有旅館嗎?多少錢一天???”看到如此美麗的景色,當場就有讀者問工作人員,說下次一定要帶家人朋友過來住上幾天,“能住在空氣這么好的地方,就是心情也會好很多呢!”
自己動手采起葡萄來
每年的七八月是葡萄收獲的季節,旺山眾多葡萄園里的葡萄早已經掛滿了枝頭。親自動手采摘葡萄,對大家來說可是一個新奇的體驗。
還沒到葡萄園,誘人的香味就已經傳了出來。走進大棚,一串串紫黑色的葡萄掛滿了枝頭。商報讀者到來之前,套在葡萄上的保護袋已經取了下來。工作人員說,這種葡萄品種叫夏黑,是從歐美引進的,意思就是夏天熟了的時候顏色紫得發黑,可是無公害的好東西。嘗一口,果然甜到心里。
聽到自己摘葡萄,最開心的就要數小朋友了。他們看到葡萄園就開始興奮地大喊,一會兒跑到葡萄架下,辨認著架子上成串成串的葡萄,“這葡萄好紫哦,圓圓的像玻璃珠子?!币粫河蓩寢尡е?,自己則拿著采葡萄的專用剪刀,“咔嚓”一下剪下一串,心滿意足地往嘴里送上一顆,笑彎了眼睛,直說:“自己采的就是甜?!?/FONT>
這么多人,剪刀不夠怎么辦?放心,大家可是有備而來。一些讀者自由組隊,合用一把剪刀,互相幫助挑選葡萄。還有的讀者更是“強悍”,自己帶來了剪刀和水果刀,過了把果農的癮。當然,甜甜的葡萄也讓他們過足了嘴癮,邊吃邊贊嘆,“多少年沒吃到過這么甜的葡萄了”。
據果農介紹,旺山葡萄園都為大棚設施栽培,現有早、中、晚葡萄品種十余個,可從七月中旬開始采收,一直可采摘到10月底。這為都市人體驗農事樂趣提供了一個好平臺。
整個采摘行程結束后,讀者們滿載而歸。葡萄園工作人員一統計,30多位讀者,總共采摘了175斤的葡萄,采得最多的一個讀者收獲了近二十斤。張阿姨告訴記者,那種收獲的喜悅真的是一語難表,帶回自己親手采摘的葡萄,個大、味美、口感好,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真是一種享受??!
工作人員告訴我們,葡萄園只是旺山農耕園的一部分,這里的農耕地被劃分為數百個小地塊,游客可以承租耕種一塊,并在指定的地塊種自己喜歡的蔬菜?!澳俏覀円矝]有時間每天來照顧這地??!”聽了介紹,許多讀者問。工作人員笑著說:“你們可以在有空的時候來照看一下,沒時間,我們會指定護理人員幫你打理,到了收獲的季節,會電話通知你來收獲。如果收獲太多,一家人吃不完,我們還負責幫你賣掉的?!毙罗r村,對都市人來說真是有說不盡的誘惑力。
新農村里嘗嘗農家飯
旺山村口,一塊大石頭上刻著“錢家塢”三個大字,這里是旺山的農家樂美食區,大約有三十多家農家樂飯店。一幢幢農家小樓變身為飯店,卻并未失去“農”味,每家飯店的外墻上都掛著蓑衣、魚網、草鞋、咸肉、咸魚……與古樸的磚雕門樓相映襯,充滿了農家淳樸的鄉土氣息。
吃著地道的農家菜,大家贊嘆著美味之余,又感慨著現在農民的聰明和勤奮。村民告訴他們,以前的旺山是比較窮的,自從改造成生態農莊之后,大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過,像他們這樣開農家樂飯店的,一年賺個幾萬塊不在話下,與以前比真是一個天上,一個地下。
確實,不僅農家樂飯店讓部分村民富了起來,旺山農莊內上千畝的茶園和銀杏樹種植園也讓許多村民找到了工作,果樹竹林也是一筆很大的收入。
“農村的變化真大??!住在這里真是一種享受!”一個讀者的話引起了大家齊聲附和。